偶然間看到這本中文再版書的標題,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。因為大多數人都追求「成功學」,然而我的想法卻與眾不同,如同作者將自己最大的投資失敗轉化為警世的經驗談,我的「魯蛇筆記」也整理了歷年自己犯下的主要交易錯誤,身為投資教練,我經常鼓勵學員從自己的交易對帳單中找出失敗的經驗,避免重蹈覆轍,我認為這就是精進交易的最佳途徑,這就是我的「失敗學」。 作者在書中引用了多位投資大師的格言,例如: 吉姆羅傑斯 :「我沒有碰過有錢的技術分析師」 馬丁舒華茲:「我搞基本分析搞了九年,最後靠技術分析賺大錢」 約翰坦伯頓:「投資要分散」 華倫巴菲特:「投資要集中」 伯納德巴魯克:「別想買到最低,賣到最高」 保羅都鐸瓊斯:「我常常放過中段,抓到頭部與底部」 結果投資大師們對如何投資獲利的看法南轅北轍,難怪一般人很容易無所適從,但是進一步觀察大師們對虧損的看法: 華倫巴菲特:「投資法則一,不要賠錢。投資法則二,不要忘記法則一」 馬丁舒華茲:「想賺錢,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虧損失控」 保羅都鐸瓊斯:「別光想賺錢,要專注保護你的戰果」 伯納德巴魯克:「不要期待自己永遠不犯錯,而是在錯誤發生時,盡快砍掉虧損」 吉姆羅傑斯 :「我的基本建議是,不要賠錢」 有趣的是,大家對虧損的觀點居然大同小異,看來先學會怎麼賠錢,其實比學會賺錢更重要。 作者整理了一般人在面臨投資交易虧損的心理狀態五階段: 否定 憤怒 討價還價 沮喪 接受 在我的教練經驗裡,特別是在今(2022)年的空頭市場中,最常聽到學員說的一句話就是:「如果我現在賣了,就立刻虧了啊!」 這種捨不得賣的態度,就是「否定」心態,接著隨著市場下跌,投資人可能就會進入「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沮喪」的狀態,最後被迫「接受」,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賣出持股或者變成長期投資。 這個過程充分顯示出投資人面在對虧損的兩大盲點: 第一、在進場前沒有先想好如何因應虧損 第二、把虧損視為自我否定而不願意接受 所以在我們的教練過程中,特別重視SOP,而其中的一個關鍵,就是要「先設定出場才進場」。 這是大部分新手所缺乏的思維,以致於一旦行情走勢不如預期時,往往就會從短期投資被迫變成長期投資而無法自拔。如果幸運,或許這筆「長期投資」確實可以獲利,可惜並非所有的投資標的都適合長期投資,否則大多數投資人都可以輕鬆投資獲利了。 那麼應該如何設定出場呢?其實觀念不難,借用本書的結論,就像我常說的,交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