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8的文章

20181020 魯蛇筆記2002:未上市之夢

2002年,股市來到低點,身為一個「成功的魯蛇」,我認賠了前兩年亂投的基金與股票,也結束了創業的實驗,然後又再次胡亂投入一個魯蛇新境界。 雖然網路泡沫已經破滅,但帶來的影響卻方興未已。可能是身處於資訊科系的校園,關於網路技術與應用的訊息有如雨後春筍,WAP、3G、寬頻網路、線上遊戲、大媒體時代...等「新名詞」都是課堂上熱烈討論的話題(有幾分熟悉?)。 或許是選擇了「數位音樂」這個題目,我對於電信、媒體匯流的「寬頻多媒體」特別感興趣,拜訪相關公司並向業內人士請益交流後,我決定分別投入經營PHS的「大眾電信」、無線網路設備廠「建漢」,以及線上遊戲公司「遊戲橘子」等未上市公司。不過,真正的投資重心擺在2002年3月起陸續買進的「 東森媒體科技 」,平均成本約14.2元,總成本約100多萬。 時空快轉到2006年,後來美商凱雷集團以32.5元收購東森媒體(還發生了一件「 小插曲 」),報酬率228%!年化報酬23%!無論如何,這看來都是一次相當成功的投資!?但果真如此,就有負魯蛇之名惹! 結果我因為某種想不起來的原因,早在2004年就開始賣出持股,直到當年12月出清,平均售價8.5元,報酬率 負 40%!真不愧太魯閣主! 相較於家父在未上市股的投資成果,我真的是非常遜色。 創投模式 我的父親是一般的金融業上班族,因為工作得以接觸到許多產業的融資或投資案,包含不少新創公司。 近年某些媒體提倡的「存股」觀念,在我看來,父親在30多年前就開始執行了。不同的是,他「存」的是未上市股,將省吃儉用的積蓄,投入認同的產業與企業,一「存」就是10、20年,真正落實「長期投資」。 父親的投資,我個人稱之為「創投模式」,因為從結果來看,和「我所知道」的創投業相當類似:平均10個投資案中可能有將近一半的標的石沈大海,還有2、3家苟延殘喘,但只要剩下的2、3個明日巨星成長數十倍,甚至上百倍,整體而言仍獲利不菲,也因此讓父親能在天命之年從容退出職場。 魯蛇翻身 當年投資未上市股,或許多少也是想效法父親,卻忽略了一項主要差異,父親有本業工作收入,因此投資經的起時間考驗,我卻想以投資為正職,若沒有生活費來源,要「長期投資」確實壓力不小。 相較於上市櫃公司,未上市公司資訊不透明,小股東多半屬於訊息弱勢族群,當年我甚至連基本的財務分析也不懂,只能像一般的散戶一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