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iPhone 6真的賣的很好,2015年「大台灣公司獲利」淡季不淡,第一季就創下年增率24.5%的佳績,也讓台股的多頭氣勢延續了一季,在2015年4月重新登上暌違15年的萬點高峰。
然而,iPhone 6的熱銷也暗示了6S滯銷的可能,果然「大台灣公司獲利」開高走低,到年底反而衰退2%!大盤指數也從10014高點一路崩跌至8月的7203點才觸底(最大跌幅28%)!所幸年底仍緩步反彈至8338點(全年下跌10.4%)。

圖:台股加權指數,資料來源:Goodinfo
若從2011年歐債危機開始回顧這波中型的景氣循環,「大台灣公司獲利」從全年約1兆的谷底穩健回升至2015年約1.8兆的水平,同期台股報酬指數最大漲幅約64%。
大約在2011年後,我的投資就以個股為主,到2015年初亦然,雖然前一年才哉了大跟斗,但重振旗鼓後,主要持股如台積電、宏捷科、慶生、宜鼎,還有上證指數ETF等,在上半年都表現不俗。
然而,隨著下半年景氣趨緩,股價隨之崩跌,帳面獲利也因此回吐不少。
事後回想,那幾年研究的心力都太過集中於財務和產業的「基本面」,對於技術線圖的觀察卻生疏了,反而忽略了股價還是領先指標的道理,等到財報揭曉衰退真相,股價早已滑落不知凡幾。
三明治人生

圖片來源:Steven Groves from Denver, CO,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- Sammie, CC BY 2.0
2015那一整年,我幾乎都在醫院、爸媽/自己的住處三地奔波。這才突然驚覺,曾幾何時自己已變成上有二老、下有二寶的「中年大叔」,肩負起照顧一家老小的「三明治人生」。
然而在投資工作陷入高不成、低不就的魯蛇窘境中,赫然發現自己面臨的就是傳說中的「中年危機」!
那幾年,我從「打敗大盤」的實驗中發現自己不適合管理量化投資組合,而「前輩」的前車之鑒又讓我對集中投資的策略失去信心,適逢景氣趨緩,剎時之間我竟不知自己的投資之路該何去何從?
魯蛇翻身
一直以來,投資交易這條路我都是一個人自學摸索,除了偶而向「前輩」請益之外,我沒有「同事」,也很少和同好交流。託「中年危機」的福,我決定開始向別人學習,拓展自己的眼界,尋找可能的出路。天助自助,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構思與籌備,物色講師邀請同好分享交流,可能是人品還不算太差,我翻遍了通訊錄一一邀請朋友捧場,從一開始寥寥可數的與會人數,演變成至今數百人搶票的年度大型公益演講,「祝你安財經共學團」就這樣一步一腳印走到今天。
感謝!這四年多來,我舉辦了至少50場投資講座,邀請了上百人次的講師蒞臨分享,參加的來賓人數更遠勝於此。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心力,但其實自己的收穫是最大的,因為旁聽了數種投資策略,認識上百位新朋友,包括好幾位帶給我重要觀念啟發、甚至當頭棒喝的貴人,讓我釐清自己的盲點、找到新的方向,一路走來,除了感謝,還是感謝!
那一年,我最大的改變就是皈依「指數教」。因為不論是質化或量化投資,我都有幸在社團中觀摩到非常優秀的高手分享,讓我深刻體認到自己並沒有能力做到像他們那樣的深度與廣度(參閱魯蛇筆記2002),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立足點,重新演化出「指數為主,個股為輔」的投資邏輯(參閱魯蛇筆記2013)。
股災過後,我又回到指數交易重新出發,回想當年剛開始交易時還是20多歲的小鮮肉,轉眼已是中年大叔,不勝唏噓。不過這次不只是台股,我也陸續投入美股、陸股的指數交易,說來遲鈍,到此刻我才真正開始體認到金融市場的國際化,學習由上而下的投資視野。脫魯之路,仍在繼續...
關於魯蛇筆記
犯錯乃人之常情,然而在我(和我所知道的大部分人)的成長過程中,犯錯並不是一件被鼓勵的事,甚至經常引以為恥,以致於忽略了其中的價值。回顧自學投資的過程,其實就是不斷的犯錯、記錄、分析,一步步「修」正自己的「行」為,進而逐步降低虧損、提高獲利。對我而言,投資就是一種修行。而犯錯,就是最好的老師。套用時下的說法,我想這應該可以稱為「魯蛇(Loser)價值」吧?
世人都追求贏家的指引,可惜我是魯蛇,只得反其道而行,我決定逐一剖析自己「犯魯」的經歷,期盼藉由這些真金白銀的血淚教訓,讓有緣人在股市的修行路上走的更遠。如果您對我的故事有任何建議,都歡迎不吝指教。
秉持「沒有最魯,只有更魯」的精神,也誠摯邀請各位不吝回應(投稿)分享自己的經驗,一起朝著「全台最魯」投資部落格的目標前進吧!(握拳)
留言